如何简单制作《骆驼祥子》思维导图
2023.05.15 60 0
之前的文章中介绍了使用迅捷画图绘制《水浒传思维导图》的方法,受到了不少小伙伴的青睐。但是后来“迅哥”发现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绘制思维导图缺的不是具体制作方法,...
之前的文章中介绍了使用迅捷画图绘制《水浒传思维导图》的方法,受到了不少小伙伴的青睐。但是后来“迅哥”发现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绘制思维导图缺的不是具体制作方法,而是绘制思路以及意义的明确。没有明确的制作思路容易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目标、方向地绘制,导致一份思维导图绘制下来连自己都不知道写的什么,中心主题是什么;而有了思路后自然会对事件的目标有更深刻的认同,产生更多的精力去get主题的延伸内容。
思维导图中心词
不管是绘制骆驼祥子思维导图,还是其他别的思维导图,首先要思考的不是如何绘制会变得更加精美,或该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学习思维导图制作时这些都不应该成为重点。真正侧重的点应该是优先将思维导图的关键要素(中心词)呈现出来,然后对这个要素内容进行延伸。例如我们想要绘制一份关于《骆驼祥子》书籍的思维导图,那么中心词应该是(骆驼祥子),并以这本书籍为主题进行分析并制作一份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发散方向
中心词的确立就相当于划定了一个区域,我们要在这个区域范围活动,不断的对这个概念进行解读和划分。所以在确定好一个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后,我们可以在脑子里以该词为中心主题进行发散。如果把中心词比作一个大概念,那么发散方向则可以理解为对这个大概念的内容进行剖析,去寻找包含在大概念中的小概念。
例如在绘制骆驼祥子思维导图时可以将祥子的三起三落、经典语录、作者及其代表作、主旨、人物形象(人物关系)等内容作为中心词进行发散。
思维导图二次发散
思维导图中心词的下级发散方向确定好后,可以将每个发散方向当作一个“中心词”,以此为主进行二次发散,用来补充思维导图中心词的发散内容。进行二次发散时注意要像中心词的发散方向一样,在大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往小概念发散,主次分明。
例如在读完《骆驼祥子》后我们可以读懂这篇长篇小说的“主旨”是通过旧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人物形象”则是以祥子、曹先生、曹太太、虎妞、小福子、刘四爷、二强子和老马等人为主展开写作。
通过这些对《骆驼祥子》的剖析就不难对发散方向进行二次发散处理。在二次发散后还可以对祥子和虎妞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作一次发散,来更深层的剖析小说内容。但要注意对于一些不能再次发散的内容则“点到为止”,不要单纯为了扩展内容而硬生生的做一些不相关的延伸,那样反而容易导致思维导出变得杂乱无章。
在对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发散时一定要打开自己的脑洞,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维。比如水杯的发散方向除了能用来喝水以外还有材质、产地等内容也都可以作为一个思考方向,但是发散内容时要根据所写场景合理延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1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