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怎么画?从多个角度分析制作
2023.05.22 193 0
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是教学生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单位转换等一系列数学基本概念的认识,为日常生活的简单计算和以后初中对几何与函数的认识打下良好基础。不少小伙伴...
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是教学生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单位转换等一系列数学基本概念的认识,为日常生活的简单计算和以后初中对几何与函数的认识打下良好基础。不少小伙伴喜欢在课后做学习笔记以便巩固知识,然而做完笔记后很快就忘了。随着思维导图的不断兴起,更多小伙伴会热衷于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制作学习笔记,那我们该如何去绘制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呢?接下来从多个角度分析教大家制作方法。
思维导图的特点:
1、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中心关键词对内容进行扩散的工具,利用图文并重的方式把各层级内容的隶属关系体现出来。2、把关键词与图形、颜色等内容建立关系,可以加深大脑对思维导图内容的记忆。
3、不同人制作的思维导图在内容上会有较大的差距,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很好地体现一个人的思考方式,简单而又有效的表达发散性思维。
4、符合逻辑的思维导图,上下级内容之间会有相应的关系,当内容出现错误时可以快速的查找出来。
思维导图制作角度:
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对制作角度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不同的角度制作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所制作出的内容会出现相去甚远的结果。1、整体角度
对于《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的绘制而言,这个范围是广泛的,例如小学数学包括一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制作时可以引申出各年级数学,然后对这些年级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知识点、常见问题等)。
除了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各年级进行展开总结外,还可以通过年级的角度制作小学数学思维导图,而这其实也就是给《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添加了一个主题--《小学x年级x册数学》思维导图。例如六年级上册数学有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包括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然后以此对六年级上册数学这一角度的对个单元内容进行总结并绘制对应思维导图--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从整体角度到年级角度绘制思维导图,其实就是将思维导图的范围进行了缩小(角度范围:小学数学>小学x年级x册数学),接着我们还可以对小学数学某年级某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例如我们要对小学数学中小数乘法(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该知识点包含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等内容,所以可以用这些知识点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思维导图。
我们看到在以上三个角度中的范围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小学数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有小伙伴会问不应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吗?其实并不是。在思维导图中上一层级的内容会包含下一层级的内容,虽然六年级上册数学和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都会被《小学数学》所包含,但显然两者本身是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思维导图中有关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可以参考《怎么做思维导图更简单》学习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至于思维导图的编辑方式可以参考《思维导图怎么画》。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1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