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思维导图之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2023.05.15 103 1
《乡土中国》首次出版于1948年,描绘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社会人文坏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利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家族等诸多方面,距今已有七十余年。在这七十余年间中国不管在经济还是社会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些乡土社会的思想观念已然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依旧在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习惯。《乡土中国》大部分对中国社会的理论及分析放到当下仍然适用,如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当今中国社会仍旧有不少过去的影子。
道德,是我们经常提到甚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概念,在《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中将重点侧重于中西方差异,由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别引起不同的道德观念,然而我们该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对《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中西道德观念的差异进行分析呢?
通过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文我们了解到中方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属于“差序格局”;西方的结构为“团体格局”。
将中西方的社会结构差异放置到思维导图时,需要根据思维导图层层递进的方式展现。因此在以“《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为主题的思维导图中首先延伸出对“结构差异”的内容,并以此为主题延伸出对应观点的内容。
为什么要用迅捷画图制作《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思维导图?
1、多平台制作:迅捷思维导图支持在线和软件制作,其中在线制图方式可在Windows、mac等设备的浏览器中使用。2、数据云存储:迅捷思维导图支持自动保存制作好的《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思维导图,并将数据存储到云端,方便更换设备查看。
3、模板丰富:诸多行业的分类模板为制作思维导图提供思路。
4、多人协同:迅捷思维导图支持添加协作者,邀请他人一同绘制《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思维导图,共同填充内容。
《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思维导图大纲
1、结构差异1.1中方
1.1.1差序格局
1.2西方
1.2.1团体格局
2、道德观念
2.1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2.1.1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
2.2团体格局
2.2.1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
2.2.1.1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
2.2.1.1.1笼罩万有的神的观念
2.2.2团体的代表
2.2.2.1神
2.2.2.1.1每个个人在神面前都平等
2.2.2.1.2神对每个个人都公道
2.2.3代理者
2.2.3.1牧师
2.2.3.1.1以“权利”为中心
2.3差序格局
2.3.1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2.3.1.1建立在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上
2.3.1.1.1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
2.3.2道德要素的共相:仁
2.3.2.1私人关系道德的具体分化:孝悌忠信;
2.3.2.2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2.3.3差序的人伦
2.3.1以“己”为中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1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