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绘画教程 简笔画 猫科动物简笔画 正文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前几天,黑龙江密山一只野生东北虎进村,四处晃悠,还伤到了人,索性已经被麻醉被捕获,后续也将得到妥善安置。当事虎,眼睛有充血,但已恢复这件事倒是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关注,毕竟现在看老虎都得到动物园里去看了,这样野生的并且进入到人类生活圈的十分罕见。而且现如今可不比以前了,以前人们提起老虎,那都是百兽之王、凶猛、可怕等此类的形容词和印象。但现……...

前几天,黑龙江密山一只野生东北虎进村,四处晃悠,还伤到了人,索性已经被麻醉被捕获,后续也将得到妥善安置。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涂画吧tuhuaba.com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当事虎,眼睛有充血,但已恢复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涂画吧tuhuaba.com

这件事倒是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关注,毕竟现在看老虎都得到动物园里去看了,这样野生的并且进入到人类生活圈的十分罕见。

而且现如今可不比以前了,以前人们提起老虎,那都是百兽之王、凶猛、可怕等此类的形容词和印象。但现在呢,现代人什么都敢撸,老虎就是只大猫,可可爱爱的,个个看都在云养‘猫’(当然都是在线上吸虎,甭提线下如何)。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涂画吧tuhuaba.com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小老虎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在古代,自然不缺与老虎相关的故事。春秋时期,就有一则“卞庄子刺虎”的故事。说是卞庄子要去刺杀老虎,旅馆的童仆拦住他说:“两只老虎正在争吃一头牛,必定会争斗,不如就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你再朝受伤的大虎刺去,这样就能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功劳了。”

卞庄子听了童仆的话,等两只老虎争斗,小的那只斗死,大的那只受伤,卞庄子就上前刺那只大虎,这样就一举两得了。

这个故事是用来告诉人们做事要多用用脑子,不要全靠勇气。其实故事就是典型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可怜了老虎,可搞不懂人类的这些套路。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宋代 佚名《卞庄子刺虎》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在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描写虎的文字,不过我们还是来直观地从绘画作品里看看古人眼中的老虎都是怎样的。

这是五代佚名画家的《醒虎图》,这只老虎虽然身强体壮的,但表情似乎不太聪明的样子。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过多的眼白和向上瞅的眼珠子,显得有些幽怨,加上那好像撇着的嘴,真不知道它在想些什么不高兴的事,看起来愁眉苦脸的。也像人一样,有种郁郁不得志的感觉。

南宋牧溪所绘《墨虎图》,是一只四肢粗壮的成年老虎,它半卧在杂林中,正舔着自己的爪子,可以看见嘴中的尖牙,而这熟悉的圆瞪着的双眼,让它看起来少了些凶恶之气。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元代佚名画家的这幅《画虎轴》,倒是比前面两幅更精细多了,毕竟画法不一样,这虎给上了色,黄皮黑纹,毛色鲜丽。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这只老虎走在松林斜坡上,背部隆起,虎口微张,隐然有即将出击之势,端的是一个‘猛虎下山’的气势。算是这些画中比较有威严的老虎了。

而明代佚名的这幅《钟馗骑虎图》里的老虎,就是真的在张大虎口呼啸了,摆出一副特别凶猛的样子,正和执剑的钟馗一起回头望向一只蝙蝠。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可能是对于‘大猫’的滤镜过于深厚,并不觉得这只老虎有多凶狠,倒是硬生生地看出了一丝丝可爱,看它肉肉的爪子,多厚实可爱啊(不拍人的情况下)。

清代画家高其佩的《猛虎图》,我怀疑他是在反讽,看这厚实的屁股墩儿和肥壮的身躯,确实够‘猛’。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这是一只毛色黑棕相间的大老虎,画家用猛虎背部示人,非常形象地画出了它的肥硕体格,看那虎腿子跟柱子一样粗壮,尾巴则如鞭子,若真实战起来,这确实是只‘猛虎’。

不过按照动物胖就是可爱(人除外)的理论,这只猛虎光一个背影就能让‘吸猫’人士面露微笑了。想必画家高其佩也曾见过这样‘猛’的老虎吧,不过古代可没几个人会觉得老虎可爱。

等等,或许,明末清初的画家马负图曾见识过老虎可爱的一面,所以他画了这样一幅《虎图》。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一只敦厚的小胖虎立于山涧之中,虽然是山中老大,但神情却是可爱中透露着丝丝无聊,好像这山中已无它之敌手了一样。这只老虎和下面这只倒是挺像的。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看古人画里的老虎,好像并没有那么凶恶的样子,但可不要怀疑老虎的威力和古人对它们的恐惧,所谓养虎为患、谈虎色变、苛政猛于虎,在力量面前,众人的畏惧之心常在。

提到老虎,脑海中蹦出来的第一个古代故事,就是武松打虎。武松在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传》和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的《金瓶梅》中都有出现,人称“行者武松”,最广为流传的事迹就是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

还记得初中在课本上读这一段的时候,只顾听老师讲作者的描写手法,什么“一扑,一掀,一剪”,倒也没细想武松作为一个人类是不是真的能打得过老虎,毕竟自己现实中也没见识过老虎的威力。

后来才细想不对,这‘大虫’吼一声,就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动,这样一只老虎,纵使武松壮汉如斯,也没那么容易打死吧。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不过武松打虎毕竟是小说里的情节,倒也不必如此纠结于他到底打不打得过,其实打虎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现实状况。

明清时期,虎灾频发,据宋正海统计,从北魏至元末近千年中,全国发生虎患16起,而明清时期,东南地区出现虎患514次,近乎百倍!

由于人口的剧增,耕地需求扩大,再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导致了人与虎之间平衡的破坏。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记载江西上犹县:“虎灾连年,群虎遍扰,各乡伤及死者五六百人”;康熙初年的四川则是“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只同路,逾墙上屋,浮水登船爬楼,此皆古所未闻,人所不信者。”

虎患如此,武松打虎就成了寄寓着人类战胜猛虎的一个美好愿景。当然,后来也确实是人类‘战胜’了虎患,从明清之后,北方的老虎逐渐减少、乃至消失,现在野生老虎可没那么容易见了,东北虎更是成了濒危保护动物。

古人画笔下的老虎,瞧这壮硕的体格,武松打的就是这玩意儿?

所以在吸大猫的同时,也要有保护世界上最大猫科动物的良好观念。另外,猫猫虽可爱,真遇见了记得不要随意近身。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s://www.tuhuaba.com/mkdwjbh/38703.html

相关推荐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