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各种鱼的写意画法
2023.06.16 2 0
一、鱼的结构
左鱼:1鼻孔膜 2吻 3眼 4腮 5体 6胸鳍 7腹鳍 8臀鳍 9背鳍 10尾鳍 11侧线
右鱼:1吻 2眼 3鼻孔膜 4腮 5体 6尾柄 7胸鳍 8腹鳍 9背鳍 10臀鳍 11尾鳍

二、红龙种金鱼的绘画技法
金鱼的活动,主要在于各鳍,特别是阔大的尾鳍,所以画时可先画尾,然后根据所需,补上形态不同的身躯,使之更有灵活的变化。
设色画法:先以淡红画尾,添上深红背脊和眼部,逐一补上身躯和鳍部,最后点斑纹和眼珠。

水墨画法:

三、珍珠鱼的绘画技法
同样依据设色画法先画尾,添上深红背脊和眼部,逐一补上身躯和鳍部,再以白粉点上背部珠粒状斑纹。

四、红鲤鱼的绘画技法
以朱砂色先画头和鳃部,顺手添上背脊。再调淡墨勾唇、圈眼、加鳃盖和腹部,以及鳞纹。复以淡红添鳍,深红和墨色点背脊斑纹。然后点晴,加鳍纹。

五、鱼的布景绘画技法
鱼类布景:宜水生植物或溪岸花木为宜.其种类甚多,可根据构图需择取。如柳、桃、紫藤、芙蓉或蒲草、睡莲、荷花、萍花、芦花等。如画水墨简笔作品,也可不布景,采用空白作为水面以求简、空、美的意趣。

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绘画步骤
步骤1:先画出鳜鱼,
步骤2:接着调赭墨,画出桃花枝干。
步骤3:再调曙红色画上桃花花朵和花苞。
步骤4:复加上嫩叶,画花蕊,晕水色,最后题款,钤印。


七、《动鱼时跃》的绘画技法
步骤1:先以朱砂色画龙种金鱼两条。分上游和横游不同姿态。
步骤2:接着下端再添上跟随而游的一条,使有聚散之分,又呈同一方向之势。
步骤3:再以墨笔补上垂竹。
步骤4:然后点上浮萍、题款、钤印。


中国画写意画鱼,有水墨和设色两种,大写意常用水墨一类,小写意则惯用设色一法。两种各有特色,不以此而分高下,艺术的优劣不在于水墨与设色,主要在于笔墨。加强对笔墨的研究和实践是学习中国画最基本的一环。
画鱼应先掌握其形体和动态,方法是勾厾相结合,有的先勾后厾,有的先厾后勾,其法随不同的鱼类而变化,有时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画同一鱼类。↓↓↓


画鱼勾厾出来的鱼类,如不设色,基本上就可作为水墨画,如加上色彩,就成为设色画,所以,两者并不是各自一门的方法。↓↓↓

有的鱼类,直接可用色彩来画,如红鲤鱼、金鱼和一些观赏类热带鱼,当然也有用水墨来画的。↓↓↓

在水中的鱼,较为活泼,所以必须多加观察和写生,下笔中才能正确掌握其动态变化,避免雷同化之弊。↓↓↓

鱼的动态变化,主要靠鳍部,特别是尾鳍以及口部的开合,因为鱼的行动全靠各自鳍和口的吞吐,掌握了这一点,画出来的鱼就有动感。↓↓↓

鱼在水中也有静止的时候,但胸、腹、臀部各鳍,仍微有披动,而尾鳍少动,金鱼的长尾,则呈下垂状。↓↓↓

画数条鱼于一画幅,要有露藏,有时可隐蔽一二条藻萍之中,但要略见其头尾。↓↓↓

如先画鱼,可以后补水藻浮萍之类,若先画花卉为景,应画好花卉后,再加鱼类,使群鱼纵游于藻类之上或隐现于花叶之间,增加构图上的多种变化。
先画鱼后补景↓↓↓

先画景后添鱼↓↓↓

画鱼必须掌握鱼类的特征,仅各种金鱼而言,在体形和色彩上就各不相同,需要特别细微的观察和表现。↓↓↓


中国画常用以虚代实的手法,如大写意画,往往画好鱼后,不加任何补景,以纸底白色来代替水色。小写意画,很多要补一点景作为点缀,使画面更加丰富。↓↓↓


鲶鱼画法↓↓↓
1.先用淡墨厾出体形,要上实下虚
2.再用墨线勾出各部结构和轮廓,趁湿点上斑纹和各鳍,最后淡赭黄着头、背,白粉敷腹部。

鳜鱼画法↓↓↓
1.先用淡墨勾出轮廓
2.再用深墨点睛,画出背部斑纹,丝上鳍脉纹,然后着淡黄色,腹部趁湿添上粉色

魧刺鱼画法↓↓↓
1.淡墨先勾轮廓
2.再添背鳞,然后着淡青,腹部敷粉色
3.下游转体动态

魧刺鱼画法↓↓↓
1.先用淡墨勾出轮廓
2.再以淡墨点斑纹,最后着色
3.各种动态

白鱼画法↓↓↓
1.背脊先画一道淡墨,再勾出轮廓
2.浓墨点睛,淡墨衬头部,再添上各鳍
3.眼眶和口部填上桔黄色,虚丝鳍纹,淡粉敷腹

黑鱼画法↓↓↓
1.淡墨勾出轮廓,添上背部黑色
2.点上墨斑纹,腹部染白粉,再在眼眶内填桔黄色
3.下游和略呈仰游动态

塘鲤鱼画法↓↓↓
1.淡墨先画出背脊
2.勾出轮廓和各鳍
3.腮盖补足淡墨,淡花青水薄罩背脊,趁湿填腹部白粉,桔黄色着眼眶和鳃盖边缘。
4.各种动态变化

塘鲤鱼画法↓↓↓
1.淡墨先画出背脊
2.勾出轮廓和各鳍
3.背脊间点深墨斑纹,然后赭黄色着鱼体,粉色补腹部,墨笔虚丝鳍部,并点上斑纹
4.上游和下游的动态

鲤鱼画法↓↓↓
1.朱磦先画出背脊
2.趁手勾上轮廓,填进复部粉色
3.逐步添补细部,最后点上深红和黑色斑纹

鹤顶红画法↓↓↓
1.淡墨先勾轮廓和结构
2.再以淡赭衬结构处
3.趁湿用朱红点头顶
4.各种动态变化

水泡眼画法↓↓↓
1.淡朱磦先撇尾
2.接着添双眼
3.补上体形,深红复勾,再点眼
4.各种动态变化

转自:国画艺术,致谢!
【 版权声明 】
我们尊重原创,《艺术929》所推分享内容和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联系小编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1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