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云雾、树影,88个详细步骤讲解,教你学会水彩风景的创作
2023.06.12 3 0
完成图
水彩风景教程示范
今天,为大家示范一张风景画,画面尺寸四开,纸张是获多福中粗300克,颜料是温莎牛顿。
1:一般来说,水彩风景画创作从天空开始逐步向下画,这次也不例外,:在调色盘中调出了几块儿画天空需要用到的颜色,有偏蓝的灰,有偏紫的灰。
2:20号大笔,饱蘸淡淡的蓝灰色,落第一笔,画出云上方的天色,留白出云的亮面。
3:紫灰色的云层暗面,下笔肯定,笔触不琐碎。
4、5:洗笔,清水接色。
6、7:云层很厚,横跨整个画面,把右侧云上的天空画出来。
8:一个玫瑰色的云团,透露着画面中夕阳将斜的时间信息。
9:此时,云层的外轮廓已经形成,开始塑造云的细节。
10、11:每用颜色画几笔,就用清水晕染一下,云层中的些许小云头显现出来。
12:不紧不慢地再为最主要的一个小云头添加细节。
13:这时,画面左侧的天空和云水份已经干透了,回到左侧的云中稍加刻画。
14:为云层的暗面添加几个向上的过渡小面儿。
15:看一看整个画面,天空已经初步画完。大家都说,有点儿英国老水彩的感觉,那个年代的英国水彩画家,可以不计时间成本地一直深入刻画下去,不会急于完成一幅作品。
16:这时来看看调色盘,猜一猜接下来要画什么?
17:现在画的是天地交接处的远景,越接近地面,色彩加入了更多黄的成份。
18、19、20: 这一部分暂告一段落,从上往下,依次是云层下的天空、橙灰色的暮霭、远方的大地。
21:现在,画笔从人间又回到天上。
22:因为云这部分画面已经干透了,又补加了一下暗面儿。这一步,如果在第一层色还未干透时进行,画面很容易被画花了,一定要谨慎。
23:丰富云朵细节。
24、25:注意这几笔,相对干一些,赋予云更丰富的质感。
26:为玫瑰色的小云团添上暗面儿。
27、28:准备画山了。调色时尽量多调出一些,不要总惦记节省颜料,因为风景是笼罩在一个大的环境色下的,随着画,预先调出的大部分颜色都会被用掉。即使有一些剩余,为了画出好作品,也并不可惜。
29:最远的山峰,下面部分用清水晕染,与大地柔和地衔接。
30:几座山峰次第画出,山顶是深沉的冷灰色,山的侧面用浅黄灰色接色。
31:山峰的边缘过于清晰,趁未干时用清水洗得含蓄一些。
32:虽然是同一山脉上的相似山峰,但每一个峦头都有自己形、色的微妙变化,它们肩并肩,构成一条刚柔相济的曲线。
33:继续向下铺展山坡,还记得天上那朵玫瑰色的云吗?这里也许有它映照下来的光辉。
34:冷静而清澈的绿,是上坡上平缓而多草的地带。
35:看看此时的调色盘。
36:开始为山峰刻画细节,更多运用笔尖,每一条皱褶的走向、长短、面积、形状都很讲究,赞美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7:把两座最靠近的山峰再加深。
38:调色盘上,只有几种不同的灰颜色。
39:再回到绿色的缓坡上。
40:有同学问道:“这是什么?”我说:“也许是远处的田地吧。”
41:依然用清水把生硬的笔触揉开、色彩揉浅,注意透视关系,不要让大地翻卷起来。
42:焦距进一步拉近,大地的色彩从远处雾中的浅紫色过渡到中景的灰绿色。
43:让每一部分都自然地衔接。
44:雕刻山的肌理。
45、46:除了用清水晕染颜色,还经常用手指蘸掉一部分刚画上的水色,用来让笔痕更加含蓄。
47:绿色漫坡上,同样有着美丽的纹理。
48:为陡坡上添加暖色的岩石,注意疏密与形状的节奏感。
49:调整四座山峰之间的关系,让它们彼此更好地相互衬托。
50:用灵活变换的笔锋调整山峰之间的边缘线。
51:看看整个画面。
52:继续向下铺展绿色的漫坡。
53:漫坡上的肌理。
54:山顶和陡坡上的肌理。
55:大刀阔斧地为近景的山铺色,注意在为山的轮廓修整,不要太整齐。
56、57:用更深沉的深灰色从右下方往上铺色。山色变化微妙丰富。
58、59:注意看,近景的两座山相接处有几块留白,它们会是什么呢?
60:这些纵向的小笔触似乎是山上的植被。
61:右下角出现了一丛矮树,笔法灵动。
62:前几步中提到的两山之间的小块儿留白,原来是一些未覆盖植被的山体,用一支稍小号的笔为它们添色。
63、64:大地的近处,有横向的结构。
65:为近山画上隐约可见的树木。
66:最近的山,再用大笔加深。
67:在矮树上方,干擦出树叶。
68、69:注意树冠外形要美,以及用树剪影内部的留白表现出树叶生长的疏密有致。
70:大树挺拔的主干,带着劲道。
71:换小号索笔勾勒出细小枝丫。
72:在最初干擦出的树冠剪影上用小笔点染出一些树叶,修饰树干剪影边缘的“细枝末节”。
73:同样的方法为下面的矮树也画出层次。
74:为近山加入更多细节。
75、76:为远山添上更丰富的肌理。
77、78:为近处的大地画上树林。
79、80:再为远山的山峰加深一些。这几步都是在做结束前的调整工作。
81:用蘸清水的笔洗去远山的部分清晰的轮廓,仿佛有雾气缭绕其间。
82、83、84、85:用清水洗出大地上小小远山山脊上的云雾,画面又因此多了一个层次。
86、87:最后一步,在矮树下签名,这似乎也巧妙地变成了近景的一个组成部分。
88:就这样,经过连续几个小时几乎不间断的创作和讲解,完成了这幅作品。
更多水彩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头条号:黄有维水彩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