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 哈尔滨旅游攻略
2023.07.01 3 0
9个区。哈尔滨人民政府官网关于2023年城市区域管辖的相关信息,截止2023年5月15日,官网显示哈尔滨市共有9个区,分别是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呼兰区、松北区、阿城区、双城区、平房区。哈尔滨市别称冰城。
文章目录:

一、哈尔滨分为几个区
9个区。哈尔滨人民政府官网关于2023年城市区域管辖的相关信息,截止2023年5月15日,中做官网显示哈尔滨市共有9个区,分别是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呼兰区、松北区、阿城区、双城区、平房区。哈尔滨市别称冰城,黑龙江省辖早岁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卖睁衡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二、哈尔滨分几个区
9个。
根据查询百度百科显示,截至2021年,哈尔滨市辖9个市辖区(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平房区、松北区、香坊区、呼兰区、阿城区、双城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53076.4平方千米。由此可知,分9个区。
哈尔滨市,别称冰城,黑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三、哈尔滨是怎么来的?
哈尔滨名字的由来是努尔哈赤定的,哈尔滨的历史可追溯到22000年前,最早时,努尔哈赤还在女真部落当一个伙夫,后来逐渐得到重用,在万历二十六年时,被当时的女真部首领升为进京大使,带着一帮手下去北京进贡。
在路过今天的太阳岛的时候,努尔哈赤看这个地方环境非常优美,于是便问周围的人,此地叫什么名字。手下回答说:此地名叫晒网场。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随行的文官站了出来,说:我看此地就叫哈耳滨吧,哈是依照将军的姓,耳是天上的太阳,像极了我们部落中姑娘带的耳环,滨寓意着水上村。
哈尔滨的历史沿革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两万两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
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为陪都。
元、明时,哈尔滨又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
明末清初时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遗存的建筑材料在原地修筑阿勒楚喀要塞。
四、哈尔滨是哪个省
哈尔滨属于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别称冰城,是黑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截至2021年,全市辖9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5318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88.5万人。
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中国东北地区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起点,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哈尔滨的特色民俗
1、野游
由于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早在19世纪90年代,哈尔滨就有了野游的风俗。解放后,野游之风日益盛行,许多单位春夏秋季都要组织职工到郊外野游,也有以家庭为单位野游。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野游的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已成为哈尔滨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野餐
在哈尔滨,凡组织或进行野游活动,都离不开野餐。哈尔滨野餐有历史渊源,受北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以及后期欧洲移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起,哈尔滨人逐渐形成野餐风俗。
3、冬泳
冬泳是哈尔滨富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表现了哈尔滨人不畏严寒的强壮体魄和坚强意志。冬季,哈尔滨的室外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几、二十几度。冬泳者在松花江上,刨开冰面,修筑了冰上游泳池。冬泳下水时间多在太阳未出来的5—6时左右,冬泳表演时间在10—14时之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哈尔滨市
五、介绍一下哈尔滨
城 市 概 况
哈尔滨,坐落于盯激此中国东北部,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带来了无尽的秀美和丰饶;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的方位赋予她得天独厚的黄金时空。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铅颂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五条铁路连通国内外,松花江黄金水道可直达俄罗斯,太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00万人次,可办理110多个国家的客货联运业务。哈尔滨辖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哈尔滨辖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哈尔滨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比上年增长13%。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至2005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69.1万公顷,全年基建用地942.9公顷。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3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5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14种。至2005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94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60公顷。
哈尔滨历史悠久,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完_部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区域性政权——金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今哈尔滨阿城白城)。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努尔哈赤称汉,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改国号为清,族名为满族,1644年入关。此后,哈尔滨地区属清王朝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统管辖,恢复了古地名,汉语俗称“哈拉滨”,后称“哈尔滨”。19世纪末,随着东清铁路的修筑,迅速发展为近凯迅代城市。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居民以汉族为主,此外还居住着满、回、蒙古、朝鲜等40多个少数民族。哈尔滨市现辖8个区、11个县(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72平方公里;人口974.8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98.96万人,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超额完成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计划,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国40个大类行业中,哈尔滨有38个,主要产品已达4000多个,覆盖全国,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哈尔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工业门类齐全,同时又拥有广大农村的现代化城市。
2005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830.4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9.9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8.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6.0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4.5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3.9%。全市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9.3:31.2:49.5调整为2005年的16.4:38.3:45.3。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家统计局2004年和2005年发布的按照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6大类50多项综合指标测评出的全国百强城市中,我市连续两年名列第10名。在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标排名中,“综合区位竞争力”列第9位,科技成果数量居第6位。
以上对于哈尔滨的问题的5点解答,由涂画吧(tuhuaba.com)小编收集与互联网,希望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